是誰偷走了你的睡眠?小心慢性失眠影響健康

《身心調理.健康專題》

2020-06-24

又累又睏,聽著時鐘的滴答聲,卻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!
真的好焦慮卻無力的感覺,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無法入睡呢?有更「科學」的方法幫助睡眠嗎?

文/英霈斯成人健康研究室


又累又睏,聽著時鐘的滴答聲,卻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!真的好焦慮卻無力的感覺,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無法入睡呢?有更「科學」的方法幫助睡眠嗎?

 

慢性失眠 影響健康

根據2009年台灣睡眠醫學會的調查顯示,有25.5%的民眾在最近一個月曾有失眠的困擾。一旦失眠症狀演變成「慢性失眠」,同時出現情緒障礙、心血管疾病、意外等情況的機會也會隨之增高。失眠往往是冰山一角,常見造成失眠的原因有:憂鬱症、焦慮症、睡眠呼吸障礙、腿部不寧症候群、肢動症、原發性失眠、內外科疾病或與藥物相關的失眠等,找出潛在病因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
 

 

三個因素 綁架你的睡眠

近年來,對於人類睡眠和清醒機制的神經科學發現,心理作用雖然會影響到睡眠但是「失眠症」就絕非心理反應所能完全解釋,反而可能是「覺醒」的機能過於亢擾的結果。

 

分析三個因素所導致的亢擾狀態:

 - 神經系統:生理時鐘該關機的時間卻保持興奮狀態,引起失眠。

 - 心理系統:因為焦慮或憂鬱等情緒反應造成失眠。

 - 環境因素:在就寢時段進行容易清醒意識的活動,例如玩手機,而無法入眠。

 

簡單來說,就是身體處於亢奮,無法靜態放鬆

 

 

良好睡眠教戰守則

謹記原則:盡可能避免讓身體大腦亢奮的事

 

 - 白天多曬太陽

 - 養成固定運動習慣

 - 想睡時後再上床,躺上超過30分鐘就下床做些事

 - 保持愉快心情上床

 

「睡不好,人生是黑白的;睡得好,人生是彩色的。」

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不要把睡覺(或者失眠)當成一件很有負擔的事情,找出根本的原因並好好治療,就可不『藥』而癒。